一栋栋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乡道宽敞整洁,一排排大棚中各类果蔬生机勃勃……曹庵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曹庵镇坚持党建引领,改善基础设施、激活产业资源、拓宽致富道路的缩影。
小田变大田,抱团增收益。曹庵村农业基础好,但大多属于个体户,规模小、产出少、收益低。为扩大优势,曹庵村党组织积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探索“党组织+合作社+集体经济”的经营模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本地土地分布、土地质量、群众参与意愿,做到专题研究、扎实推进。立足实际,先后与多家农业服务公司、家庭农场等企业达成合作,将200亩高标准农田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土地平整集中连片后变成‘一块田’,为我们村的机械化种植提供了很大便利。此外,合作社通过规模经营、科技赋能、集中采购农资等方式,还一并实现了降成本、增产量、促发展。少了劳力和成本,多了机械和产量,大大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曹庵村负责人说道。

种下小草莓,成就致富路。草莓是曹庵村的支柱产业。曹庵村组党组织注重发挥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莓产业,以滴灌技术、现代化管理不断激活草莓产业发展后劲,推动草莓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村党支部建立合作社,引进红颜、章姬等优质草莓品种和立体栽培技术,增加土地轮作效益。如今,村里的草莓从星星点点到集中连片,再到现在的265亩草莓基地,每亩产量1500公斤。曹庵村在打造绿色生态果业品牌,在实现种、产、销一体化标准化上,交上了一份高分答卷。

抓基础建设,乡村展“新貌”。“以前下雨出门就是‘和稀泥’,习以为常了,但现在可不同,水泥路直接到了家门口,走路开车都畅通,还改了水厕。”近年来,曹庵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对全村进行了厕所革命,共改厕110户;利用农业生产“大托管”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土地平整2200余亩,清理兴修沟渠3140米、当家塘15口,硬化道路1600米,修复桥梁1座。现在的曹庵村组组都通水泥路,组组都有当家塘,真正打通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改善。打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条条畅通的村路,夕阳下彩虹道上散步玩耍的三两孩童,群众的居住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