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淮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聚合力量解民忧。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通过配强兼职委员,明确履职细则,构建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目前已聘用3名街道“大工委”兼职委员和10名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定期协商议事,共同办好群众“家门口的事”。充分整合在职党员“双报到”力量,从居民实际需求切入,建立服务清单,强化需求与服务有效对接。今年以来,累计有5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开展政策宣讲、法律咨询等便民惠民志愿服务100余次。同时吸纳辖区范围内的离退休干部、热心居民群众等成立3支志愿服务队,引导多种力量发挥优势参与基层治理。
定期走访知民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若干规定》,坚持“沉下去”走访、“包联式”跟访、“敞开门”接访、“网格化”巡访,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优化网格设计,把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信访、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多网合一”,实现服务群众更加精准。全街道19名网格员常态化走访群众,收集群众各类困难诉求,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信访接待、纠纷调解等服务,以最快速度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群众诉求。

整合资源办实事。认真落实“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焦点,持续推进基础设施提升。破解老新淮菜市场安全隐患难题,打造放心便民“菜篮子”,利用原粮食三库部分闲置库房建成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的全市规模最大的室内标准化菜市场;破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新建公共停车场,提供120个停车位,全部免费对外开放;破解辖区健身场地设施不足问题,建成室内篮球健身馆,为辖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体育健身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