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雨”为令,闻讯而动。面对“7·16”强降雨险情,新淮街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以最大努力、最大限度,调动一切力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制“细”应急预案,谋长久之策
田家庵区新淮街道位于老城区,街道办事处所在的位置就在低洼区,道路两边居民每年的雨季都会受到影响。该区把治理城市排水和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列为工作重点,并制定完善《城市内涝防治抢险应急预案》,当强降雨来临时,不打无准备之仗,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平时加强应急演练培训和桌面推演,大力提高工作人员防汛救灾能力和效率,让大家做到临危不乱。汛期之前,街道多次召开会议,通过专题会议、工作例会等对防汛救灾工作进行研讨和部署。7月16日晚,当雨水倾倒的时候,新淮街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区领导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亲自指挥部署参与应急防汛工作,将受困居民安全撤离。
备“足”防汛物资,应不时之需
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在汛前,该区新淮街道未雨绸缪,积极储备救助皮划艇3只、救生衣80件、雨衣100套、雨鞋100双、应急灯55个、消杀用品200套、沙袋500个等抢险救灾物资1.8万个(件),保障能够将防汛救灾物资第一时间调拨到位,同时在辖区内的田家庵区第十五小学、宾馆等3处设立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以便汛情发生时,确保受灾群众第一时间能够得到转移并安置。
压“实”工作责任,行固本之举
近年来,田家庵区新淮街道始终坚持开展汛前清淤和下水管网建设,新增和完善长青路排水管网,打通了水系堵点,畅通排水。暴雨前,街道在收到预警通知后便安排各社区网格员通过入户通知和在服务群众微信群、QQ群的方式广泛宣传,让群众做好防汛准备。汛中,街道积极摸排和救助,在向区应急局通报险情的同时,同步开展救助居民的行动,并且第一时间通知供电公司、路灯所、市政排水所等单位采取必要措施,断电、排水,将灾害减至最小程度。区应急局、消防队、人武部、曙光救援队接到消息后迅速集结力量,配帮助街道、社区利用皮划艇迅速转移受灾被困群众150多余人。次日,街道、社区利用冲锋舟和皮筏艇为受灾被困群众送去盒饭4000余份、饮用水近360件等应急生活物资。
做“好”汛后恢复,解燃眉之急
积水退后,田家庵区面对水患带来的一片狼藉,积极着手汛后秩序恢复工作,区环卫处调集近百人、机械帮助清运。截止27日,清运雨水带来的和群众丢弃的物品、垃圾大小车辆共580余车。在区疾控中心支持下,对1800余户进水房屋进行了防疫消杀,在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也进行了防疫消毒。同时,在区委办、区纪委、团区委、派出所、公安交警、区统计局、坤宏公司等20多家单位500余名同志的积极帮助下,基本恢复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帮助协调供电公司,对长青路上的住户进行挨家挨户排查、统计、检修,并为电器设施损坏严重的296户家庭安装漏电保护器。针对四牌楼危房住户安全生活方面,街道成立专班,与区房管局、四宜公司对接,宣传动员并协助四牌楼群众申请公租房,安排专车将居民接到泉西公租房实地看房,现场帮助群众提前办理好入住和开通水、电、气的相关手续。
目前,街道在各方力量的帮助下,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和街道、社区正常办公秩序已然恢复,但根治长青路等老城区严重内涝也迫在眉睫。下一步,该区将积极推动将跨人民路箱涵扩大打开节水堵点,每年汛前定期清淤,畅通龙王沟水系,龙湖公园箱涵入湖口拦水坝变更为闸门,在强降雨时打开闸门开启水泵提前排空存量水,便于大雨期间及时排洪的保短期措施和在长青路建排涝泵站,通过新建箱涵直排淮河的保中期措施,以及积极推动新淮村地块列入市、区政府改造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严重内涝,改变老城区面貌,提升群众居住条件的保长远的措施。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新淮街道领导班子始终以此为工作宗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让党员、干部有提升,也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7.16的水患检验了田家庵区新淮街道为民办实事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他们用实际行动坚决打赢防汛防台风“主动仗”,在顺应民生期盼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张兵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