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巩固教育成效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新淮街道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立足实际,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落实,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就要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工作,持续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传承党的优良作风,深入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急事、解难题。如,“7.16”特大暴雨,长青路积水迅速上涨,超过了下水管道的排涝能力,街道三名值班人员及时联系区应急办、市政等相关部门,紧急断电、排水, 街道领导班子立即赶赴现场指挥调度,并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成立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汛任务。抢险救援中,街道值守人员联合应急、消防、曙光救援队等抢险救援力量,有序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用皮筏艇对老幼妇儿、行动不便的居民进行转移,为可以转移到高处的居民送去方便面、鸡蛋、蜡烛灯生活物资,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经过3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共救出受困居民100余人,并联系宾馆,将他们有序安置。内涝退去后,街道继续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防疫消杀、老危楼房摸排、群众劝离、恢复供电等工作,联合环卫及区有关部门,约300余名志愿者开展垃圾集中清运行动,对长青路进行清扫、清运、冲洗工作,及时清除清运淤泥、杂物等退水后废弃物,并完成全面清毒,尽快恢复群众生活。同时,组织工作人员入户宣传,提醒老危楼房的居民转移到安全地点避险,保障低保人员的生活,社区网格长上门进行一对一陪同监护、重点观测、了解他们的生活需要、保护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积极联系供电公司,对长青路上的住户进行挨家挨户排查、统计、检修,将涉水电器进行安全处理,并为电器设施损坏严重的家庭安装漏电保护断路器,尽最大努力恢复供电,确保群众用电安全,以做好各项保民生、保运转工作。“7.16”特大暴雨,街道受灾严重,但在党员干部群众的全力抢险救援下,未出现一起伤亡事故。
竭诚为民,保障安全。党员干部要想群众所想,忧群众所忧,急群众所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重要论述,始终把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在首位。7月24日,在区防指启动防汛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后,街道认真开展防范工作,及时制定了应急方案规划部署了应急处置措施,对所辖地居民在台风到来的前几天,持续开展极端天气预警宣传工作,向居民发放《台风“烟花”预警》宣传单,并用小喇叭滚动播放预警通知,提醒居民做好对抗极端天气准备。为预防内涝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动员生活在地势低洼的居民临时搬迁至亲戚朋友家暂住,及时转移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尤其是长青路四排楼,作为D级危房,地势低洼处,房屋年代久远,安全隐患大,街道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定期排查上报。此次台风到来前,街道第一时间组织楼内住户提前转移到安全地点避险。同时,提前联系淮南市十五小、七十二家房客假日宾馆作为转移居民的临时安置点,并及时在安置点增添了床、被子、饮用水、食物、医用消毒品等生活物资,为转移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目前,街道正积极联系区房管局、四宜公司,为四排楼居民申请办理公租房,切实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民办事,突出导向。立足老城区实际聚焦提质扩容,提升群众幸福力,以党建引领物业小区全覆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老旧小区综合治理为抓手,不断提升改善老城区基础设施。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区委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决策部署,立足较差的硬件条件,常态化组织开展好每月“万名志愿者 共创文明城”集中行动和文明养犬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贯彻好“全城找垃圾”和“每天动态一小时创建”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数字城管”案件处理,始终坚持对每一条背街小巷清理、保洁,基本上达到了墙面、地面干净,公共巷内无陈年垃圾,居民门前整洁,无明显排水不畅、无较大的坑洼不平及宽窄巷基本全部硬化的成效。深化老旧小区改造。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有机结合,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下一步,新淮街道将继续从群众急、难、愁、盼的事做起,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把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落脚点,举全街道之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热切期盼的事情,以具体的工作成效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新淮街道邸沛文祁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