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正深入推进违规吃喝专项整治工作,针对违规吃喝问题坚持露头就打,持续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形成强大震慑。但同时也要看到,违规吃喝问题具有顽固性、复杂性。近期通报的典型案例,表明违规吃喝歪风陋习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禁而未绝、存在反弹回潮迹象。
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以“看戏”心态对待警示教育,认为违规吃喝离自己还很远,缺乏以案为鉴的“代入感”,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仍然“吃心不改”“酒瘾难除”,用“小事小节论”“人情往来论”等错误思想为违规吃喝找借口,以致搞隐形变异、玩花样翻新。
违规吃喝表面上是没管住嘴,根子上是没守住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不断增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时刻把党性原则挺在前面,对于可能涉及违规吃喝的各种饭局,坚决不答应、不赴约。
他律与自律同步发力,思想防线与行动底线才能绷得紧、守得住。要在他律上发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信访举报等途径反映的违规吃喝问题线索,坚持快查快办、露头就打。加大通报力度,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增强“不敢”的内在压力。要在自律上修炼,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情趣,远离“小兄弟”、谨防“小嗜好”、不进“小圈子”,杜绝奢靡享乐之风滋生蔓延。时刻绷紧党规党纪这根弦,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守住小事小节,在任何时候都经得起诱惑和考验。
但与此同时,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必须辩证看待,谨防整治违规吃喝“一刀切”,简单等同于“吃喝都违规”。要以中央明确公职人员违规吃喝认定标准为执行依据,厘清“违规”二字概念,细致研判“和谁吃、在哪儿吃、谁付钱”,明确去不得的饭局和仍需公职人员警惕的饭局,精准区分违规吃喝与正常餐饮消费,防止层层加码错误倾向损害政策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