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泉山街道瞄准“小切口”撬动“大治理”,实施“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将其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谋划、大胆创新、统筹推进、常态督促,深化“书记领办项目”作用发挥,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坚持书记领办,夯实责任担当。以党建为引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借鉴和推广“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发挥党委核心作用,汇聚各部门和各领域治理资源,推动形成“党委书记率先垂范,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各社区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街道共确立“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4个。
坚持问题导向,项目推进有力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聚焦基层治理存在的难点堵点、群众关切的共性需求、久拖未决的疑难问题,按照“可操作、惠民生、有难度、示范强、能完成”的原则,对项目的可行性及成果的实效性逐一进行分析研判,把准项目选题。项目涵盖议事协商、民声呼应、民生服务等方面,配套相应的申报表、实施方案,强化闭环管理、提高工作质效,切实将项目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建议,联合物业、居民代表召开协商议事会,最大限度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推动项目落实合民心、顺民意。
坚持统一规范,网格治理有成效。以“小网格”为突破口,始终坚持把网格化服务管理作为开展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按照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的原则,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织密覆盖全域、执行有力的“社区党组织--网格--党员”网格组织体系。坚持问题导向与实效导向相结合,聚焦坑洼路面修整、小区充电桩升级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逐项实施,推动村居环境持续改善,紧扣“定目标、定举措、定责任、定时限”,排定汇总表与时间表、明晰完成时限与责任人,目前全街道4个“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
同时利用实施“书记项目”契机,以基层协商议事为抓手,完善议事机制,加强品牌和阵地建设,创建“泉心”协商议事厅1234工作法,建立常态化协商议事机制,共同商讨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中遇到的难题,打通城市精细化治理“最后一公里”。引导居民主动有序参与小区公共事务和基层社会治理,激活小区治理新动能。(周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