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山街道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聚焦民生实事,汇聚多元力量,深入推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质效。
突出党建引领,打好治理“主动仗”。一是筑牢红色“桥头堡”。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今年以来开展党建督导三次,指导社区以听汇报、查资料、实地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互检互学”,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将党建“势能”转化为治理“动能”。二是建强基层“主心骨”。突出社区党组织的主导地位,完善社区治理组织架构,让更多的资源力量向社区集聚。街道已优化调整18个网格设置,计划新增1个,推动治理网格与党建网格“双网”融合。升级改造党群服务中心,建强小区党群服务驿站,目前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层级1个,社区层级3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5个。三是锻造治理“先锋队”。打造“泉心”协商议事厅、红色非遗剪纸班等特色党建品牌,设置党员先锋岗20余个,推动党员干部下沉网格,行业人才下沉社区。
聚焦民生实事,打好治理“组合拳”。一是用好一线工作法。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结合网格员日常巡查、“在职党员进社区”、为民办实事等工作摸准群众需求,实现服务群众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责任落实在网格、矛盾化解在网格。二是用好项目工作法。将“大任务”转化为具体的“小项目”,实现化整为零、化难为易。从基层党建、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4个,明确项目背景和内容措施,规划进度安排,推动更多的惠民项目落实落地。三是用好典型引路法。聚焦群众闹心事烦心事,打造“泉心”协商议事厅平台,发挥议事协调功能,做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物业用房、健身广场等公共场所,拓展打造红色议事厅、红色议事长廊、百姓说事点等议事阵地,自4月份“泉心”协商议事厅成立以来,带动开展议事会10余场次,解决重难点问题10余个。
汇聚多元力量,吹响治理“集结号”。一是构建多元协同共治治理体系。积极搭建辖区党建平台,破解街道社区自身治理力量不足问题,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通过共建,让组织资源与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充分互动,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推动形成“条块结合、共驻共建、惠民利民”。多元协同共治中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开展飞线充电整治20余次,车辆乱停放整治30余次,出店经营整治50余次,清运楼道杂物及垃圾30余吨等。二是加深联动共建形成治理矩阵。建立联动共建,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融合共治的党建同心圆。引导党建、综治、公安、城管等工作资源下沉网格,推行“党建+网格+N”治理模式,引导辖区单位、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居民等参与其中,形成基层治理“红色矩阵”。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警网融合+”“三官一律”工作融合,今年以来,调处化解矛盾纠纷77件,办结率达100%。三是盘活阵地资源破解治理难题。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堵点源头,促进各类闲置要素高效率聚集、流动、发挥作用。梳理资源清单,集聚居民各方面人才,打造小区党群服务驿站5个、街道“老年学校”1个、社区老年学习点3个,老年助餐点等便民服务“红色阵地”。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未成年人活动室、健身活动室、理论宣讲室、科普宣传室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社区综合体,近距离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
(泉山街道徐丰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