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庆街道为破解流动党员流动时间长、分布范围广、个体差异大、集中学习难等问题,通过健全体系、创新形式、沟通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引导,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
注重健全体系,推动流动管理“规范化”。搭建平台,确保管理“不断线”。依托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11处流动党员服务驿站,为流动党员提供便捷服务,年初以来,服务驿站共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子女入学、生病就医、养老保险办理等困难32件。摸底排查,确保党员“不失联”。健全完善流动党员登记制度,定期开展流动党员普查,采取上门走访、电话联系、亲友帮寻、党员护找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地毯式”调查,摸清摸准流动党员外出时间、联系电话、从业地点、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登记造册,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做到流动党员底数清、情况明。完善制度,确保流动党员“不掉队”。组织党员与流动党员共同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督促流动党员按时参加主题党日、交纳党费、参与党员学习研讨等集体活动,通过开展流动党员轮训制度,对其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
注重创新形式,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发挥线上优势,丰富学习载体。依托腾讯会议、钉钉直播、流动党员微信群,结合党员活动日、组织生活会,采取在线“打卡”、视频连线等方式,搭建“线上课堂”80余次,重温入党誓词、学习研讨交流,将“面对面”变成“屏对屏”。开展线上竞赛,调动流动党员积极性。建立22个“学习强国”管理组织,开办“学习达人”挑战赛,引导流动党员每天“晒积分”、“比答题”;开展“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党史知识云竞答活动,引导近300名流动党员积极参与答题互动,有效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实效。坚持送学上门,变“集中学”为“就地学”。为流动党员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寄送“红色包裹”等方式,定期将党课教材、党报党刊以及党员电教片等学习资料邮寄给在外流动党员。2023年以来共计发放学习书籍530份,进一步丰富学习教育资源,实现流动党员“学习跟得上、思想不掉队”。
注重沟通交流,推动关爱服务“贴心化”。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推行一名支部委员联系N名流动党员的“1+N”联系机制,及时了解流动党员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建立实施流动党员党内关怀机制,落实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受灾或发生意外必访等“五必访”“五必谈”制度,做到有难必帮、有困必助和有急必救。搭建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平台,鼓励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抓住春节、中秋等返乡高峰节假日,开展“社区清洁日”“圆梦微心愿”“温暖老人心”等活动,吸引400余名流动党员参加。同时组织举办流动党员谈心会,鼓励他们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今年以来,共组织返乡流动党员集中座谈1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87条。实施“能人回归”工程,鼓励有实力的流动党员回乡创业,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乡亲致富。通过召开联谊会、提供政策支持、精准服务解难等措施,吸引一大批在外创业成功的流动党员反乡发展、反哺家乡。(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