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淮南市田家庵龙泉街道党工委立足党员教育管理新要求新特点,坚持基层导向、需求导向,创新构建“远教+”学用体系,通过筑牢主阵地、优化服务,推深做实电教远教工作。
“远教+主阵地”,筑牢党员教育“主流矩阵”。健全制度管理。坚持把制度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在醒目位置将电教远教终端站点播放制度、设备管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站点管理员职责等“6+1”工作制度上墙公示,定期组织街道管理员对所辖先锋网和社区万村网页内容进行自查,特别注重对版块更新、内容排版、图片使用、文字表述等情况的排查,针对排查问题做到立行立改。改善硬件设施。以“双创双争”评选活动为抓手,按照特色明显、设施完善等标准,把远程教育站点从室内向室外延伸,为党员群众打造高标准室内、室外学用硬件环境。同时,与电信部门做好工作衔接,对线路和网络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排查解决,确保终端站点网络畅通,做好运维管理。深挖优质资源。深耕本地红色资源,结合“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系列活动,邀请优秀党员代表、先进模范典型共同打“我和我的父辈”“咬定青山”等超燃党课,精心打造以各社区党建文化活动广场为圆心,全面推广“红色电影下基层”活动,注重发挥远教广场、淮舜先锋等媒体优势,切实把系列栏目、精品课件搬上云端、搬进群众家门口。2024年以来,已播放电教片235部,覆盖党员群众5000余人次。
“远教+育队伍”,打造电教远教“人才智库”。严格标准选拔。按照“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爱岗敬业”的标准,通过社区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选配政治素质高、文字功底扎实、工作认真负责的社区“两委”干部、党务工作者担任远教站点管理和平台信息员,实行AB岗轮值制度,并进行制度上墙、备案登记、动态管理,促进队伍优势互补、业务有效衔接。突出能力培养。围绕信息写作、制片策划、平台运维能力提升,推出“线上+线下”培训组合套餐。线上,依托党员教育系列平台资源,组织各社区信息员参加网上培训,提升稿件撰写水平;线下,采取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形式,及时总结提炼出“好点子”“新方法”,不断提升稿件质量,宣传身边典型人物、典型事例,提升党建业务“实操水平”,帮助电教干部提能成长。强化考核激励。采取月度通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平台信息员和远教站点管理员进行综合评定,对表现突出的信息员、管理员优先推荐评先评优等,让实干者得实惠、优秀者享优先,充分调动电教远教骨干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远教+优服务”,搭建多方共享“实用平台”。突出思想教育。充分发挥远教站点资源多、覆盖面广的优势,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社区“两委”干部、普通党员开展“安徽党员大课堂”“榜样”等系列特色学用活动,坚定基层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实生根。运用平台优势。紧紧围绕学用结合这一主线,充分利用远教站点、远教微信平台等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课件形式,以解决广大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精心挑选通俗易懂的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劳动技能、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优秀课件作为教学资源,将鲜活的媒体课件与居民的自身实际相结合。办好为民服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将电教远教工作与为企为民服务紧密结合,组织广大党员深入企业摸排走访,积极解决企业发展扩建、技术改造、招工用工等难题,并结合“微心愿”等志愿服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统筹网格党支部、片区民警、妇联组织、小区物业等多方力量,开展困难帮扶、矛盾化解等服务,为基层治理提供强力支撑。(姚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