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首 页 先锋动态 基层党建 党员教育 干部工作 党建资料库
安徽省党员干部
现代远程教育
安徽先锋
微讯
安徽先锋
手机报
《共产党人》
党建电视栏目
安徽先锋
网视
安徽先锋
微讯视频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党建 > 城市社区
一则成语典故引发的基层社会治理系列创建
时间:2024-09-30 14:28:38     来源:洞山街道

——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黎明社区奋力书写新征程进一步为民服务大美华章

  两千多年前的《淮南子》有这样一段记载,后人将其概括为成语典故“化干戈为玉帛”:

  “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两千多年后的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黎明社区党委古为今用,让“化干戈为玉帛”成语典故落地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建行动。

  这个社区的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贤是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代表,曾被媒体誉为“最接地气的书记”。阔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他与同事们在回答“新征程怎样做好社区工作”“新征程怎样进一步为民服务”的重大课题中,领悟到了“化干戈为玉帛”成语故事对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特别重要意义,进而一次次面对历史资源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深刻挖掘经典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不断开动脑筋以丰富和完善认识,反复投身实践以发现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终于形成“人为本、和为贵、法为纲、德为上”的总体思路,取名“新征程为玉帛工作机制”,由此开启基层社会治理系列变革,让社区工作面貌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人为本:创建治理学院

  黎明社区党委认识到两千多年前的“化干戈为玉帛”,靠的是“禹”与“海外”“四夷”“万国”的共同努力。那么,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不能孤军奋战,必须发挥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因此,他们把社区看成一所大学校,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创建“治理学院”,邀请社区“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周边院校专家学者教授和文艺爱好者授课。开拓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出大量“志愿网格员”和社区治理人才。动员和组织社区工作者与居民群众干中学、学中干,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成长为优秀基层社会治理人才。

  社区党委居委会“两委”成员带头学。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而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基于这样的认识,张贤带领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多次组织研讨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走出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子。克服缺乏资金、设备与人才等困难,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发动大家边学边干,打造社区智慧治理新平台——黎明社区党群服务智慧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了社区地图电子化、服务功能网络化、视频监控实时化。

  社区党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学。洞山街道黎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贤经常跟同事们谈心说:“社区是基层,社区是基础,社区党组织是离群众最近的一级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做好新时代社区工作,最重要的是做到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在政治过硬上坚持固本强基,张贤同志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了黎明社区工作者“12345”的共同遵循,即:保持一颗红心永远忠于党,保证“两个维护”坚决做到,保证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力”坚决提高,保证能做事、会做事、做成事、不出事“四事”坚决具备,保证铁的信念、铁的纪律、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作风“五铁”坚决练成,以此全面养成新时代社区工作者的过硬政治素质。在作风过硬上坚持凝心聚力,为把基层工作做得更实,他提炼了24字基层社区工作精神,即:坚定理想、扎根基层,乐于服务、甘于奉献,艰苦奋斗、争创一流。倡导黎明社区工作者以此汇集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奋勇前进的强大合力。在能力过硬上坚持实事求是,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总结了黎明社区“八个最”工作法,即:在最根本的建设上下功夫,用最经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培根铸魂;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用最真的感情应急解难;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用最大的气力去烦解愁;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用最强的力量排忧解盼。以此实现新时代社区为民服务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水平。

  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学。拜周边院校专家学者教授为师,开设党的基本理论、文明实践和全民健身等课堂,邀请本市知名专家、学者、教授讲课,培养社区治理专业人才。其中诗词、书法、绘画班,传授诗词创作艺术,带动起群众创作热潮,写诗填词作赋上千首,中华诗词学会命名黎明社区为“中华诗教先进单位”;声乐、舞蹈、太极拳班,多次自编自导“庆祝党的生日”“重阳文化节”“中秋文艺汇演”等演出活动,深得群众称赞。

  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社区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基层社会治理优秀人才,他们活跃在小区、网格、楼栋中间,带动广大居民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方式,为社区发展多做贡献。

  和为贵:创建家文化

  黎明社区党委体会到两千多年前“化干戈为玉帛”的终极价值体现在共同奔赴“涂山”,以此“合诸侯”,以此可见“执玉帛者万国”。因此,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一个共同的人心所向,让社区成为广大居民群众的共同生活家园与共同精神家园,形成社区家文化。

  发出有体现家文化的红色家书。社区党委连续5年在“七一”前面向辖区单位和党员群众发出一封“红色家书”,总结上一年党建工作的同时,结合下一步工作开展,以家书的形式交流告知,动员邀请驻地单位、非公企业、个体商户等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共建和美幸福家园,把黎明社区建设发展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的幸福和美“大家庭”。

  设计有象征家文化的美好标识。社区党委组织志愿者几易其稿,自己动手设计了具有黎明社区工作特点的形象标识。

  徽标以色块线条拼搭成图与文字组合构成完整视觉系统,寓意邻相伴、人相亲、心相连,共建共治共享黎明社区幸福美好生活。

  徽标右上方为隶书“家”字以及一轮红日放射光芒,表现在党的阳光照耀下,黎明社区不忘初心使命、砥砺逐梦前行,努力创建太阳般光辉灿烂的家文化、创建太阳般温暖可爱的大家园。

  徽标主体为赤橙黄绿金蓝紫七色绘制而成澎湃波涛托起一艘高悬风帆疾驶航船,既是黎明社区党组织高举红旗、依靠和带领群众想在远方、干在实处的形象诠释,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治理学院等平台五彩缤纷,装点社区生活丰富多彩的生动写照,也是黎明社区“七彩帮客”等群体团队百花齐放,弘扬志愿服务理念的精神象征,同时展现了社区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弄潮儿向涛头立”开拓进取、奋勇向前的英雄气概和“众人划桨开大船”乘风破浪、奔向未来的理想愿景。

  徽标下方为“洞山·黎明”黑色行书与印刷体拼音字样,沉稳大气、凝练厚重、自信有为,激励在社区生活工作学习的人们脚踏实地、阔步新征程、做出新贡献。

  评选有示范家文化的最美家庭。在全社区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对评选出的最美家庭制作宣传排板,传承好家风、新美德。

  开展有传递家文化亲情的关爱行动。对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食堂)进行升级改造,将社区托养、日间照料、居家上门“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搬到百姓家门口,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和“嵌入式养老”多样需求。在寒暑假期设立“七彩假期托管班”,全天免费为辖区居民子女提供托管服务。像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有包粽子、烙糖饼、猜灯谜等特色文化活动。

  法为纲:创建法治型社区

  黎明社区党委注意到“化干戈为玉帛”已列为今天网红“法治故事”,其中蕴含的法治价值同样适用于基层社会治理,应当运用这一成语典故,创建新时代法治型社区。

  组建驻区政法干警法律援助团。将驻社区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和党员志愿者以及居民志愿者等整合起来,成立“玉帛”法律服务工作室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建立党委领导、工作室牵头、社会协同、居民参与、法治保障五位一体的“化干戈为玉帛”工作机制,通过摸排走访把矛盾问题解决在网格、化解在萌芽。结合市检察院“检察蓝”社区行、公安部门“警民议事亭”、驻社区律师“法律宣传咨询点”等形式,举办“以案说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相关活动,引导居民群众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组建驻老同志邻里纠纷调解团。创新“化干戈为玉帛+老支书联调”服务模式。结合老支书所在小区人熟、地熟、事熟、威望高的优势,用“亲情、真情、邻里情”为居民打开心结,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成功调解30余件邻里纠纷,形成“有矛盾、找玉帛”的良好氛围。

  以“为玉帛”命名创立法治工作室。社区党委将《淮南子》“化干戈为玉帛”典故中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社会治理,成立“为玉帛”法律服务工作室,创新“化干戈为玉帛”工作法,着力破解社区治理重点难点,推动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以“法治”命名创办法治文化广场。在建设上依托原有的社区休闲小广场,在设计上遵循“寓普法于休闲”的理念,以标识标牌、宣传栏、浮雕为载体,将宪法精神、淮南成语典故、淮南子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广场现有的设施相融合,打造成具有淮南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在内容上该广场以淮南子文化为主线,设置“化干戈为玉帛”典故宣传板块,图文并茂地展示淮南特色法治文化,同时与“玉帛”法律服务工作室相呼应,为居民提供内涵丰富的法治体验,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法治文化,助力基层依法治理。

  以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群策群力解民忧。将“为玉帛”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成为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和矛盾化解的“连心桥”。德法融合树导向,群众议事畅渠道,着力抓好溯源治理,建立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参加的三方议事会制度,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通过定人定岗定责发挥9名专职网格员宣传员、信息员、安全员职能作用。定期走访辖区重点户和困难户,累计为残疾人员、大病患者、贫困学生、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解决实际困难170余件。

  德为上:创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黎明社区党委理解到“化干戈为玉帛”是建立在“知天下之叛也”思想基础之上的,那么,做好基层社会治理首先要建立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思想认识。为此,黎明社区党委把社区当作思想政治工作大局,创建一个又一个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打造思想阵地。社区不仅巩固发展好有共性特征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群众文化广场等,还结合实际,创建具有黎明社区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在楼栋创建网格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了制度,配备了专职网格员,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目前,黎明楼、山水居和半山观邸3个小区都已搭建起党群“连心站”,推行社区党委牵头的“红色议事会”议事机制。

  打造组织阵地。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网格化管理。着力将党的组织、责任、力量落到网格,打造“枢纽站”。网格组织连点成面,坚持组织设置与网格划分相融合,将党的组织嵌入网格化治理体系,横向按区域将下辖5小区实行党委班子成员包保,纵向按户数划分9个治理微网格,推荐9名优秀退休党员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对辖区内所有小区和楼栋实现“一网统管”。

  打造宣传阵地。通过标牌、展板、橱窗、长廊(亭)等。开展“化干戈为玉帛”《淮南子》典故系列“微宣讲”30余场次,建设法治文化广场1处、法治文化长廊2处、“和美议事亭”1个,多角度多层面向居民群众宣传“化干戈为玉帛”典故中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将“化干戈为玉帛”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纳入社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评选的重要内容。

  打造文艺阵地。文艺团队、文艺演出精彩纷呈、载歌载舞。推深做实“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引导在职党员、社区“五老”、青年志愿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结合自身特长组建“七彩帮客”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1350人,用“赤橙黄绿金蓝紫”标注理论宣传、法律咨询、老年生活、关心下一代、健康护理、倡导环保和文体活动等七个方面拓展服务项目。今年以来共开展文明劝导、科普宣传、垃圾清运等活动50余次。连续多年在春节前面向社区诗词书画爱好者以“化干戈为玉帛”“社区美好生活”等为题征集作品,举办“诗词书画联展”。同辖区单位联合举办“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建新功”年度文艺汇演,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共计400余人次现场观看。

  多年来,黎明社区党委通过“新征程为玉帛”工作机制展开创建行动,使“人为本、和为贵、法为纲、德为上”的整体思路。努力打造一支坚定理想、扎根基层,乐于服务、甘于奉献,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践行者队伍,大家表示“以前的荣誉并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以真心、细心、贴心、用心、耐心和责任心为核心,全心全意做好为民服务和深入细致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让黎明社区的明天更美好!

 
主办单位:中共田家庵区委组织部   地址:淮南市国庆中路128号
皖ICP备14003209号-1      皖公网安备 34040302000445号
联系电话:0554-2698096   电子邮箱:zgtjaqwzzb@126.com   邮编:2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