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新淮街道文化社区持续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依托在职党员专业特长、工作经验和资源优势,以社区和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在小区治理、文明创建等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梳理群众需求,精准设岗定责。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哪里有需要,在职党员就战斗到哪里。文化社区党委通过日常走访、入户排查、心愿墙等方式,广泛收集梳理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辖区居民需求,第一时间将前来报到的党员根据工作性质、专业特长等,因人而异设岗定责,科学设置志愿服务岗位,拓宽服务群众渠道,最大限度发挥在职党员的专业优势。同时,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信息化平台,在线发布社区需求、群众“微心愿”,在职党员实时在线上认领志愿服务,实现“居民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办结清单”,将党员特长、志愿服务与社区群众需求精准对接。
发挥党建引领,解决基层困难事。文化社区党委积极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访社情、解民忧、暖民心”。在职党员带头开展政策宣传。通过入户走访、集中宣传等方式,与社区干部一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相关惠民政策,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各项决策政策的理解和认识。带头反映社情民意。在职党员在入户走访中主动聆听记录群众的意见建议,针对群众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社区党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不断成为社区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带头参与社区建设。在职党员通过参加联席会议、居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发挥个人优势,积极协助社区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结合重点工作解决困难问题,同时不断推动社区党组织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沟通协调,促进单位共建、资源共享、活动互助,在近距离服务群众的同时,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凝聚志愿合力,助力社区治理。综合考虑地域面积、辖区人口等因素,将共建单位党员全部纳入社区网格,文化社区共划分7个网格,4家共建单位,180名在职党员融入责任网格,统筹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共建服务,为社区治理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积极响应文明创城工作号召,文化社区党委以“红色物业”为抓手,采取“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模式,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党员在小区亮身份,起作用,与物业联手解决居民诉求,使小区解决问题效能大大提升。今年以来,文化社区党委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200余次,为小区解决了不文明遛狗、私拉乱扯、绿化带杂草等多种问题。
文化社区党委牢固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建意识,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通过凝聚整合辖区内多元化的在职党员力量,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单位党组织有效衔接,不断凝聚起社区治理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