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淮南市田家庵区信苑社区党委多领域维度拓宽党员教育受众面,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努力做到宣讲服务不缺位、关心关怀不缺位、创新形式不缺位,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组织的关切和温暖,不断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幸福感、荣誉感,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宣讲服务不缺位,让服务队伍有广度。淮南市田家庵区信苑社区党委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国有企业退休党员转接至社区服务管理,对218名国企退休党员逐一进行信息管理登记,设立了6个离退休党支部。其中化三建退休第一支部是由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退休党员组成,现有93名党员,其中70岁以上党员83人。信苑社区党委在日常走访这些老党员时得知,辖区内很多老党员虽然年龄较大,腿脚不便,但想要参加组织生活的意愿非常强烈,针对这一情况,信苑社区党委立即组织成立了由7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党课宣讲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有同样困难不能参加组织生活的老党员提供“送书到家、送学上门”服务,并详细介绍最近党组织生活开展情况,与老党员一同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听取收集党员对支部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信苑社区党委已经全覆盖进行“送书到家、送学上门”服务,确保辖区每名党员“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及时学习党的最新思想和理论成果。
关心关怀不缺位,让服务队伍有温度。“红色故事不是只在书本里,更在我们的身边,平时擦肩而过的街坊邻居,他们可能就是最鲜活的‘教材’,在我们寻访的老党员中,他们有的为保家卫国上过战场、有的为一区一域的发展奉献一生、有的为做好一项事业日夜耕耘,无论我们正值哪个年纪,身处哪个岗位,总能在他们的经历里受到启迪,将他们的能量运化为自己的精神动力。”信苑社区党委书记谢霜霜表示,身边的红色资源,是辖区宝贵的财富,信苑社区会继续深挖、用好辖区的红色资源,设计专属于信苑社区的党史宣讲路线,打造居民身边“随到可学”的党史课堂。“党课宣讲志愿服务队”每到一户党员家中,都与老党员们促膝交谈,详细询问身体和生活状况,将书籍与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思想、新要求传达到位,调动其学党史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生活之余,积极从党史资料中学习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为身边的人讲述党的好故事。辖区老党员都表示会时刻保持学习状态,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政策方针,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时的初心,永葆政治本色。
创新形式不缺位,让组织生活不缺课。信苑社区针对基层组织生活吸引力弱、覆盖率低、效果不佳等问题,实施组织生活规范提升工程,使党员教育由传统的“封闭式”“说教式”向“分散式”“共享式”转变,成为规范基层支部组织生活、引领党员党性教育的新引擎新载体。按照“理论结合实践、服务应用基层”的标准,搭建党史学习角,宣讲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动员大部分党员在外地务工、居住,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限制,实地参加组织生活有较大难度的党员订阅安徽先锋微讯公众号、淮舜先锋公众号等先锋公众号、下载“学习强国”,把“党员大家庭微信群”“QQ群”作为补充教育手段,通过线上学习研讨、了解的方式,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破解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难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