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淮南市田家庵区泉山街道党工委多措并举,积极推进“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落细落实。

突出“实”字,把丰富老年朋友的学习作为“急事”,建好老年朋友的“学习大舞台”
针对辖区老年人群众多的特点,街道党工委把拓展老年学校教育工作覆盖面列入重点工作,指导老年学校完善教育机制,健全服务体系。立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探索,各老年教学点结合办学实际开办了戏曲、舞蹈、腰鼓锣鼓、音乐等一批贴近居民生活且具有鲜明特色专业课程和通俗易懂的通识课程,圆了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上老年学校的梦。学校班级由办学之初的2个拓展到唱歌、舞蹈、乐器等20多个,学员人数达510余人。
体现“活”字,把培养老年朋友的乐趣作为“心事”,建好老年朋友的“兴趣大舞台”
街道老年学校(老年教学点)注重学用结合,经常组织学员举办才艺表演、慰问演出,组队参加各级文体活动,增强老年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扩大教学覆盖面。适逢重要节日和宣传活动,各社区党组织牵头举办文艺演出、趣味运动比赛等活动,让老年学校的学员展示学习成果和个人风采。既丰富了晚年生活,也为社区文化活动带来活力。安化社区老年教学点剪纸班连续3年参加市文博会,授课老师周琴是淮南市非遗传承名家,指导老年学员创作各类剪纸作品取得优异成绩。西苑社区气功班多次获得省级、市级荣誉。
把握“效”字,把组织老年朋友的生活作为“家事”,建好老年朋友的“有为大舞台”
各社区注重发挥老年学员优势,坚持与党建工作、学校管理、重要活动深度融合,积极搭建老年人参社会治理的共建平台,引领学员贡献余热,将老年学校建设成为共治共享平台、作用发挥窗口、风采展示舞台。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中,老年学校的学员们主动参与,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不断发挥余热、贡献力量。学员们自愿参加志愿者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年迈居民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难,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同时学员们积极发挥老年学校银发资源优势,当好文明行为的实践者、文明家庭的引领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
下一步,街道党工委将不断征集辖区老年人的意见和要求,提高各方面服务水平,推出更适合老年人的课堂,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为辖区老年人幸福生活“加码”。
(陈方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