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淮南市田家庵区龙泉街道严格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八大提升行动”任务,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培育市民文明风尚,做到靶向施策、全面达标。守好初心、砥砺恒心、下定决心,争做文明创建“急先锋”。
坚守初心,方得始终。路面平不平,交通堵不堵,下水道通不通,空气质量好不好,卫生干净不干净,背街小巷的灯亮不亮……这些看似琐碎细微的“小事”,却是关乎市民生活品质、城市文明形象的“大事”。街道从细处着眼,从细节抓起,用“绣花功夫”强化城市精细化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对辖区破损路面路面进行整修,修剪绿化带,修理下水管道,处理危树;进行辖区水系整治,对老龙眼水库进行污水治理和安全防护,安排专人定期巡查水库,建立安全防护提醒设施;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增设电动车充电桩;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管理,联合共建单位对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统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文明创建”,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改善人居环境,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推动城市环境、城市文明大提升。大力实施楼道革命,打通创建工作肠梗阻,将创建工作延伸到楼栋口、家门口。坚持上下联动、层层组织协调,坚持广泛动员、坚持督察推动、强化跟踪问效,争分夺秒往前赶,一锤接着一锤敲,确保争创目标如期实现。
坚持恒心,勇担使命。文明创建不仅比“半程”更要比“全程”。全街道党员干部坚定打持久战的恒心,深入研究迎检测评体系、测评方法,把握好时间节点,分清楚轻重缓急,制定好时间表、规划好线路图、整改好小短腿,对照创建标准一条一条地对、一点一点地查、一件一件地改、一分一分地争,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赶考”心态,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致千里,为迎接三年“国考”全面着力、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市级单位一对一帮扶社区,街道全方位承接对口支持,明确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下沉,执法队员全员上阵,社区党支部牵头物业公司、业委会、党员干部、志愿者等,紧盯重要点位,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强化属地担当,巡查、劝导、整治乱扔垃圾、乱张贴、乱摆放、乱搭建等不文明行为,深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有效改善小区环境乱象,不断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注重引导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推行“党建+文明创建”,突出基层一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组织体系,广泛发动社会各群体参与,持续壮大志愿者队伍,形成社区党支部领导、党员志愿者参与、广大居民群众支持配合的全线创建新局面,全力做到全民动员、全民行动、全民创建。
坚定决心,苦干实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街道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同作战、合力攻坚,既要做好本职业务工作,又要统筹兼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街道所辖11个社区领导班子自觉发挥“领头雁”的表率作用,以上率下,冲锋在前,苦干在前。街道联合小区物业、共建单位集中治理水库路沿街商铺占道经营,乱推乱放;整治辖区内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增设公共悠闲设施;组织在职党员、先锋志愿者,对辖区可疑人员进行治安盘查,对出租屋、出租库房和流动人口进行盘查登记,对重点区域开展隐患排查,向群众开展法律法规、禁毒知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安全用电、用火等知识宣传,切实筑牢辖区群防群治守护网。积极组织开展“党建+妇建”,各社区巾帼志愿团队坚持以“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为导向引领,柔肩挑重担,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着巾帼力量。巾帼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倡导文明、践行文明、传播文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营造了良好的创城氛围,为创城工作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街道时刻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放在心上、任务抓在手上、责任扛在肩上,以实际行动当好文明城市的建设者、文明行为的实践者和文明创建的引领者,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看得到影响、听得到声势、感受到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