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龙泉街道铁三处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与辖区淮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建立了长期联系,共同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开启“社区+高校”志愿服务新模式,让志愿服务更“接地气”。
搭建服务平台,在实践中展现责任与担当。根据社区实际和居民所需,大学生志愿者发挥所学专业优势,为社区服务注入新活力,精准对接辖区内居民多元化所需。计算机系志愿者开展智慧课堂,为居民解决手机、电脑问题;中文系志愿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向未成年人弘扬传统文化;社工专业志愿者开展反电诈宣传,当好反诈“宣传员”,为社区反电诈注入青春力量……居民纷纷为志愿者的贴心服务点赞,同学们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收获成长和进步,让青春在社区迸发更多光彩。
推动校社联动,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社区鼓励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行动,奉献爱心,积极组织开展共享阅读、文化娱乐、政策宣传、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近百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多个学习辅导小组和敬老服务队,利用课外时间进入社区,为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辅导功课,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打扫、陪伴和心理安抚,到养老院进行慰问演出。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推动校社联动,建立良性互动。
结合文明创建,形成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志愿者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见行动”,确促社区文明创建工作顺利推进。通过共同参与社区环境集中整治,清理社区卫生,发放创城倡议书,宣传文明创建知识,以实际行动改善社区环境,引导广大居民共同维护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营造了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为创城贡献青春力量,使得“社区是我家、创建靠大家”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社区+高校”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青春力量延伸到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更多活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今后,社区将进一步探索更多的志愿服务模式,将志愿精神发扬光大。
|